华泰优配 作为商朝开国之君,商汤的语言艺术,一篇誓师动员顶千军万马_帝王_水见形_要求
商朝,传国550余年,历17世30个帝王,开创了灿烂的殷商文化。作为开国帝王的商汤,除了强大的武力和超强的智慧外,还是个语言大师,有名言华泰优配,有故事,又能鼓舞人心。
商汤作为商朝的开国帝王,最是讲究以民为本,曾说出“人视水见形,视民知治不”的千古名言,也曾创造出“网开三面”的成语。
“人视水见形,视民知治不”
“人视水见形,视民知治不”,也就是说人看到水中倒影就能看到自己的影子,人民像水一样,看看百姓过的好不好就知道自己施政是否得当。这就是作为一个帝王的自律、自检、自省,是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自己政绩的标准。到了唐代华泰优配,唐太宗李世民的“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”的名言,多少还是借鉴了成汤。
成汤外出,看见野外有人四面张网捕捉鸟兽,嘴里还说着:“希望天下四方的猎物都到我的网里来”。成汤看到就说:“你这样,就一次把猎物捕完了”,就撤去三面只留一面的网,还说:“该往左去的就往左去,该往右去的就往右去,只有不听话朝着我过来的才被我捕到网里”。所以,成汤的德行已经遍及鸟兽,何况是人。这也是成语网开一面的由来,不过,原成语应该是网开三面。这也更显成汤的仁义大度。
展开剩余70%所以,商汤是仁义帝王。但是,我们今天要说的是他的另外一面,他作为帝王的言语艺术。
商汤在出征前,曾作《汤征》作为出征前誓师,说:“汝不能敬命,予大罚押之,无有攸赦。”也就是说大家打仗的时候一定要听指挥华泰优配,统一行动,如果不听话就要受到严厉惩罚,任何人都一视同仁不能赦免。
商汤在讨伐夏桀之前,又作了《汤誓》,作为出征前的最后动员,这个动员大会最是成功,基本是以后帝王出征的标准动员套路。原文是:
“格女众庶,来,女悉听朕言。匪台小子敢行举乱,有夏多罪,予维闻女众言,夏氏有罪。予畏上帝,不敢不正。今夏多罪,天命殛之。今女有众,女曰:‘我君不恤我众,舍我啬事而割政。’女其曰:‘有罪,其柰何?’夏王率止众力,率夺夏国。众有率怠不和,曰:‘是日何时丧?予与女皆亡!’夏德若兹,今朕必往。尔尚及予一人致天之罚,予其大理女。女毋不信,朕不食言。女不从誓言,予则帑僇女,无有攸赦。”
首先,是发语词和开场白。发语是你们大家都过来,听我说。开场白是,不是我这个台小子(台小子是那时候帝王自谦之词)自己要叛乱夏朝,而是我听你们大家说夏朝有罪,夏朝有罪上天让我出征讨伐他,这是上天要灭亡他,我只是执行上天的安排。简单来说,就是说明我们为什么要攻打夏朝?我听你们说,夏朝有罪,是上天要灭亡他,我执行了上天的安排,我们是仁义之师,师出有名,不是叛乱。这个开场白可谓一箭双雕,既说明了我是从你们那听说的夏朝有罪,所以你们是攻打夏朝的始作俑者,在道义上将众人绑定;又引申出因为夏朝有罪上天要灭亡他,所以我们是正义之师,鼓舞了人心。
其次,是列举夏朝的罪状。商汤说,我听你们又说,夏朝国君不体恤百姓,不关心社稷农耕,政治腐败。又听说,夏桀用掉了整个国家的人力物力,为自己一个人服务。甚至有人诅咒夏朝说,夏朝什么时候灭亡,我愿意与他一起灭亡。夏朝的帝王道德和王朝命数已经到了这个地步,我一定要出征灭亡他。你看,商汤又是借大家之口说夏朝的各种不好和罪状。还是一箭双雕,一来是你们列举的夏朝罪状,二来是你们认同的;二来我顺应你们要求,去消灭夏朝。既用事实阐述了开场白中夏朝有罪的观点,又再次对大家进行了道义捆绑。
最后,提出要求。前边铺垫完成,就对军士提出要求,你们要跟随我执行上天的惩罚,我就会重重赏你们,你们一定要相信我,我不会食言。但是,你们要是敢不服从命令,我就会杀了你们并且株连你们家人,一定不宽恕。这就是从正反两方面提要求,总之是赏罚分明,而惩罚的言语近乎威胁。
不难看出,商汤的讲话就是论点、论据和要求的标准三段式论说,简练又直切要害,几千年来,每个王朝的政权公文基本都是这个套路华泰优配,不得不说商汤口才了得。当然,商汤也顺利灭亡了夏朝建立了商朝,也就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“商汤代夏”的典故。
发布于:天津市长沙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